我的生活随笔

京东便利店竞争分析(京东便利店竞争者分析)

  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京东便利店竞争分析(京东便利店竞争者分析),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京东便利店竞争分析(京东便利店竞争者分析)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就是这样一家略显低调的便利店,却在全国范围内开出了近3万家门店,甚至比曾震惊资本市场的蜜雪冰城还要夸张。

  数据来看,美宜佳在2021年的全年营收高达500亿,是711的4倍、罗森的3倍;而从门店数量来看,除了背靠中石化的易捷之外,其他便利店品牌则是难以望其项背。

  受711、沃尔玛、家乐福等超市的影响,当时还是一个国营企业的东莞糖酒集团决定转型做便利店,事实也证明这一选择并没有错。

  从1997年开始到2007年,美宜佳开出1000家门店,用了10年时间;而从2007年到2017年,美宜佳的门店数从1000家跨越式增长到1万家。接下来的几年时间,美宜佳更是连续突破2万家和3万家大关。

  如此惊人的扩张速度,不管是对于资本市场还是便利店行业的各大竞争对手而言,美宜佳的成长都堪称“野蛮”。

  除了门店数量惊人的增长之外,美宜佳在全国范围内的布局也十分疯狂。纵观美宜佳的扩张步伐,从东莞本土出发,逐渐布局珠三角地区,随后扩展到广东全省,最终走向全国。

  如果算上零售行业本身地域性的限制,就会发现,美宜佳能够做到辐射全国实属不易。毕竟在诞生初期,国内便利店发展并不成熟。

  相比较那些老牌便利店巨头,美宜家最初的定位更像是一种社区店。不仅店铺选址处在租金相对便宜的居民社区,同时还有如便民支付、生活缴费等一系列附加服务,真正做到了“家门口的便利店”。

  值得一提的是,便利店行业的火爆也使得美宜佳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试图把线下实体店和线上进行对接,实现很多人口中的“新零售”。

  如阿里、京东等都纷纷向美宜家抛出了橄榄枝,但万万没想到却吃到了闭门羹。在这之中,最大的底气莫过于美宜家充沛的现金流,毕竟美宜佳并不怎么差钱。

  从本质上来说,便利店是一个门槛相对较低的行业。不管是否有品牌,夫妻二人就可以利用一个街角的小门店来开出一家便利店。

  有从业人员认为,对于便利店而言一个好的选址可以说是相当重要,甚至哪怕在一条街的路两边都会形成极大的差距。

  而通过相应的数字化布局并以消费者为核心,让加盟商更了解消费者,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门店的服务半径。

  为此,美宜佳还采取了区域承包制。也就是在总部之下设立各个大区,并把当地的市场和运营整个承包出去。

  美宜佳之所以选择快速扩张,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加盟商越多对于供应商的议价权响应就越大。

  事实上,随着当下门店数量的增多,供应商数量也在与日俱增,这对于买方而言就有了可供选择的余地。毫无疑问,有选择才会有议价权。

  当然从去年开始,美宜佳还把旗下门店结合了如今便利店行业毛利最高的熟食品类,包括鲜食和咖啡等,其中还上架了部分自营品牌。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加盟店的利润空间,同时也能够把品牌推向更大的市场,吸引加盟商加入。

  例如就在去年初,厦门的美宜佳便利店就因为售卖假烟而遭到处罚;还有加盟商反馈美宜佳的送货系统有漏洞,缺货的产品送不过来,卖不出去的库存反而来了一堆。

  例如,在新品牌的合作上多少就有点困难。如今很多新零售品牌更愿意和一线城市的头部便利店进行合作,相比而言美宜佳的加盟商较为分散,而且不会直接受总部控制,因此并没有那么适合新品牌。

  毕竟对于如今的便利店而言,最大的竞争绝对不只是开门店抢占市场。把前中后端打通,往往更能够从本质上提升效率。

  除此之外,为了实现品牌的长远发展,各门店的净利润水平显然也是一个核心指标。毕竟相比较711、罗森等日系便利店,如今的美宜佳单店利润仍然处于落后阶段。

  虽说对于便利店而言,大多数的商品都是类似的,但真正建立竞争优势和拉开利润差距的其实就是少部分的商品。

  据了解,在诸多一线城市日系便利店的鲜食在总营收当中的占比超过60%,净利润更是高达40%以上,例如711有咖喱鱼蛋、罗森则有自营甜品。这类产品在建立差异化的同时,也能够带来很高的复购率和利润率。

  相比较自营商品这一方面,本土的便利店依然差距巨大。711的自营品牌在销售占比当中高达30%,而本土便利店普遍只有其1/10。

  毕竟如今不管是罗森还是天福等便利店,近些年通过收购等方式也都取得了不错的增长成绩,目前的便利店行业可谓“战火四起”。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的生活随笔 » 京东便利店竞争分析(京东便利店竞争者分析)

我的生活随笔我的生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