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随笔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科学尽头为什么是神学)

这是一则我“怀疑探索者”在头条问答的解答,现在搬运到这里。转载请随意。

提问者说:如果说科学的尽头真的是神学,那么传说中的仙人是不是真实存在的,或者说曾经存在过,那么地球现在为什么没有传说中的仙人了?还是地球被封印了?还是地球处于银河系边缘,修仙的资源不够,好比地球像现在的偏远农村,只有你独人一户,仙人们都去城里了,那里资源多,修仙者也多,久而久之,地球上发生了那么多事情从而丢失了传承?欢迎大家讨论。

科学是尽头是神学,这句话起源于清时佛祖的旧话。当年,清时佛祖出生的时候,因为喝多了牛栏山,于是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口吐莲花,曰:当科学家辛辛苦苦爬到山顶的时候,发现佛学大师在峰顶等候多时了。时佛祖莲花座侧,有堪吉布、神空,怀瑾,劲松四大菩萨尊者合十道:善。刹那间,风雷激荡,天地变色,天际出现一行金光闪闪的大字,每个金色大字都有四丈见宽,合起来就是:科学的尽头是佛学。这一幕,恰好给人上传了幼酷,就此在大陆的网络上传播开来,这便是“科学的尽头是神学”的最初源头。

就是配个图

那么,传说中的仙人存在吗?按照网络上的说法,应该是存在的。比如,网络上说,仙人之所以没有看见,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看不见的维度空间,比如香格里拉。这些是老掉牙的说法了。现在神经病学界的公开观点是,仙人不是不存在,而是存在过。为什么找不到仙人呢,因为仙人们都被地球上的凡人害死了。地球上的凡人有何大神通可以害死我们伟大的仙人?还真有办法。

转基因就是害死仙人的毒药。

地球上的凡人就是用转基因食品阴险的毒杀了仙人,害得玄门断了香火。

转基因食品不是安全的吗?怎么可能毒害我们的仙人呢?

当然可以。

反转基因大神

君不见,网络上的反转基因大神言之凿凿的多次说,很多人吃了蛇就变成了蛇人,还有人吃了猪肉,结果被转了基因,长出了猪尾巴。

这可怎么了得?!

所以,只要我们稍微改变一个转基因,多转一个基因,比如,把秀逗的毒基因转进去,让仙人们吃一吃,仙人们就会智商变成秀逗,一身修为就算是废了。

仙人们修炼需要灵气灵果,灵果的伴侣是剧毒农药。如果用剧毒农药去栽培仙家的蔬果,仙人们吃了可以几万个晚上不睡觉,精神抖擞特别好。转基因技术一出来,剧毒农药就不使用了,那些种出来的蔬果对仙人来说就是剧毒之物。这是有科学依据的。过去,仙人们天天吃用剧毒农药栽培的蔬果,就如同吸海洛因一样,一天不吃就难受,要是有一天不吃了,就如同毒瘾发作,体内就会产生一种抗体,加速仙人体质的老化。久而久之,在转基因食品的毒害下,仙人们个个体内都是浊气,无法修炼了。

这就是我们找不到仙人的真相。

提问者还说:“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对吗?

我再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一句话,神学是完全错误的,100%错误的。科学的尽头不可能是错误。说物理的尽头是神学,等于说物理就是错误,这从逻辑上就是谬误。

可以这样说:神学是错误,哲学是幻想,数学是工具,物理是实事求是。

首先,物理的尽头是数学吗?不是。很多人认为物理学很艰涩,而物理学运用了大量高深的数学公式,似乎物理学就是数学撑起来的,以至于想当然的以为物理学的尽头就是数学。数学当然很重要,从某些意义上说,数学和物理学一样重要,但数学不能直接和物理学划等号。物理学需要一个数学的模型,甚至物理学直接就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之上,任何一个物理现象都有数学模型的解释,可以说,数学发展到哪里,物理就发展到哪里,但物理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实证。完美的物理,需要完美的数学,但完美的数学,不一定就是完美的物理。任何一个物理理论,都需要可以验证的方法,如果仅仅是完美的数学,那只能是物理上的形而上学。比如,圈量子理论就是很优美的数学,但因为缺乏证据,所以一直得不到主体承认。数学再优美,也永远替代不了物理学。如果我们要给物理学和数学做一个关系比喻,物理学就是一座大学,数学就是大学的学位,学位再厉害,也需要用学生去读。

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吗?其实,学术界早就有了定论,哲学的发展的巅峰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数学与哲学没有直接关系。任何一个数学家都不会认为哲学对解答一个数学难题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哲学不但不能指导数学,而且也不能指导科学。即使是科学哲学,也不能指导科学。说哲学可以指导数学,或者说哲学指导科学,那是思想还停留在牛顿时代之前。牛顿出生的时候,相当于中国的明朝,说哲学如何指导数学或者科学的人,其思想水平仅仅在中国明朝以前。

那么,哲学的尽头是神学吗?当然不对了。如果说,神学的尽头是哲学,那还有着几分道理。神学的核心是信仰,神学拒绝证据。而哲学的核心是一切皆有可能,因为哲学本身是不需要证据证明自己观点的。哲学比神学高级一点,但依然是很不不可靠的。而神学与不可靠的哲学相比,可以说,一万倍的不可靠。哲学与神学比较,就是不靠谱与完全不靠谱的关系。

总而言之,神学是错误,哲学是幻想,数学是工具,物理是实事求是。

最后:

针对大陆地区网络流传的“科学的尽头是神学(佛学)”,笔者专门咨询了英国科学哲学学会,其正式的复函曰:

“……这个是一种非常让人惊讶的假设,可以坦率的说,这种(观点)是伪命题。……如果人们愿意接受知识界的真知灼见,那么自然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所有的证据和事实都指向哲学被科学化。”

附录:

我的朋友江波曾经在我的建议下写了一篇文章,标题叫做《科学的尽头是哲学,真的是这样吗?》。文章如下:

科学是什么?

让我们从对科学的基本认识开始说。

科学是什么?科学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经验积累和成果总结。经验积累指的是科学知识的获取方法,成果总结则是既成的科学体系。既然是经验积累,自然存在一个扬弃的过程,不断淘汰一些经过检验偏离事实的东西,增加新的条件下,新的经验总结,从而自我生长,不断壮大,逐渐向宇宙的终极真理靠近。如果把科学看作一个人,阿瑟.克拉克用来总结自己一生的那句名言套用在科学身上再恰当不过:他从未长大,但从未停止成长(Henever grew up, but he never stop growing)。至少到目前,这句概括还是对的。

科学和终极真理

科学是否会给人类带来终极真理?终极真理这个短语的内涵太丰富,为了避免把人生观牵扯进来,我们换个词,“客观真相”。

科学认识和客观真相就像两条渐进线,可以无限接近,但是终究不会重合。因为人类身在宇宙之中,这个先天的限制决定了认知所能达到的上限。用一个比喻来说,生活在玻璃缸里的鱼类有一个和人类不同的世界,根据玻璃缸的条件,鱼类们会得出许多物理定律。我们从玻璃缸外进行观察,会知道鱼们总结出来的物理世界并不是客观真相,然而鱼们身在缸中,它们无法知道还有一种不同的世界。当然,这些聪明的鱼类可以从数学上,从模型上推论各种物理世界的可能(比如我们的数学家,尤其是拓扑学家,就贡献了许多各种宇宙空间模型),然而所有这些模型,在鱼类的世界里不可被验证,也就无法被判断为科学认识,而只能停留在假说,假想的层面上。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到过这样一个隐喻:一个被绑起来背朝火堆的人,只能看见影子在山洞壁上的移动,他会从影子的移动中总结出规律,而且认为那就是世界的真相。对于人类而言,并不知道绑着我们的究竟会是什么,可能是几百年前没有望远镜,也可能是一次毁灭性的灾难抹掉了所有生物演化的痕迹,甚至如果我们生活在一团星际尘埃中,除了太阳看不见别的星星……人类所能接触了解的事实受到各种各样的局限,距离客观真相也必然有距离……历史不断告诉我们,在客观真相这个论题上保持足够的谦卑和警惕,才是一个正确的态度。

宇宙真相究竟如何,科学并没有给出完整的结论。也许我们的宇宙真的可以被完全认知,只不过,无法完全认知的可能,总是要大上许多。

非终极真理的科学对人类意义何在?

科学有很大的可能性不能展示宇宙的终极奥秘,然而,这不能否认科学认知的积极意义。科学认知,即便它不是客观真相,甚至距离客观真相还很遥远,它却是有限时空内的真理。在有限的时空内,不精确的科学认知也可以带来足够有效的反馈。

著名的例子比如牛顿力学。和相对论相比,牛顿力学距离宇宙真相要远得多,然而对人类社会,牛顿力学却是一种足够有效的近似,我们应用它可以得到非常有效的反馈,直到今天也是如此。在某些前沿领域,比如极小尺寸的半导体器件内电子如何运动,极度扭曲的空间形态下物质的运动,牛顿力学完全失去了正确性,因此变得完全无用,但我们仍旧把牛顿力学称为科学,为什么?就是因为它仍旧能够给我们提供足够有效的反馈,从而被保留在人类的认知工具箱里。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科学认知这个巨大的工具箱里留下的东西其实只有一个共同点:它们能给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提供有效信息。除此以外,没有任何限定条件。

非终极真理的科学对于人类的意义也在于此。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有效工具。当然,说到改造,那就要和技术结合在一起。这是另一个话题,此处无涉。

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吗?

科学和哲学之间,究竟什么关系?

如果把哲学的范畴定义为囊括一切形而上,那就是把所有的抽象概念都划进去了,科学无疑会有大量抽象概念,也就包含了哲学的成分。科学中的具体事实,比如花儿为什么这么红,阳光为什么是七彩的,这些都不在哲学关心的范畴内。所以科学和哲学,乍一看,似乎是彼河源布前镇天气预报此有交集的关系。但如果像某些人说的:“科学的尽头是哲学”,这就太抬高哲学了。

哲学是个框,框里装了很多东西,形形色色的宗教,都是它的压舱货。望文生义,科学的尽头是哲学,未免会让许多宗教人士得意,从而心安理得地自居于科学之上,坐稳绝对真理的交椅。科学是人类对物质世界(自然,客观世界)经验积累的总和,当我们这么定义科学的时候,科学已经具有内在的哲学指导思想——经验实证主义。

经验,是人类所接触观察到的事实总和。人会基于这些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形成结论。实证,则是这些结论,必须回到物质世界中去,检验成败。成则结论保留,败则抛弃。无论成败,都进入下一轮观察或者分析判断。

只有能够存在于如上这个循环中的事物,才被承认。这或许是经验实证主义的简单定义。

经验实证主义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它非常朴素,朴素到和生物体的生存机制十足类似。一个生物体存于世上,就需要从外部世界获取信息,然后加工信息,最后达天气预报中有哪些颜色成行动。行动结果好,则生物生存,行动结果坏,则生物损伤,甚至毁灭。或许可以说,经验实证主义,是我们对生存本能的一种系统化,理论化。其实无论是否把它上升为理论,它就在那里。离开它,生物不能生存,一个种族也是不能生存的。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哪怕极端笃信任何宗教,也无法将经验实证从社会生活中完全抹除。完全不需要经验实证的世界,只能是一个魔法世界,在地球上不曾存在过,将来也不会存在。

回到科学和哲学的关系这个问题,我想用一个比喻来说明:

设想人类的精神世界是一个班级,各种流派的思想是班级里的学生,科学是一个学生的名字,班里还有佛教,基督教,萨满教等等。

哲学是老师吗?

不!

这个班没有老师,哲学也不是任何一个学生——哲学是花名单,所有学生的名字都印在花名单上。(哲学这个词,外延太广,内涵太少,只能成为花名单了)

科学的尽头还是科学,如果说有任何哲学在指导着科学,那也是科学自身所内含的哲学精神,而不是什么别的神秘哲学。

科学和宗教之简单比较

现在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是科学精神。究竟什么才是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有二个基点,第一怀疑,第二实证。

怀疑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它的本质是反权威。匍匐于权威之下的人,或许可以成为科学家(因为我们定义科学家,是一种职业属性,和个人的精神气质无关),但是不会拥有科学精神,也就无法充分理解科学对于人类世界的意义所在。

“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说的就是反权威。

反权威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德高望重,思虑深远的科学巨匠,而是说,无论科学巨匠还是无名小卒,在科学面前,所面对的检验条件是一样的,并不因为科学巨匠的名声和威望而对检验原则有差别。这一点是科学不断实现自我更新的根本所在。

当然,怀疑是要有条件的,怀疑一切,就走到了一个极端,变成不可知主义,那也不是科学精神所在。所以科学精神还需要实证来进行约束,用大白话说,说话要有根据。

理解了科学精神的本质,就可以看出,科学和宗教,在精神气质上是水火不容的。科学要疑,宗教则要信。科学反权威,宗教则是崇拜权威。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少数大科学家信宗教的奇怪现象?这就和人类社会的复杂结构有关了。

人依附于社会,受到社会的种种约束。(人类的社会组织形态从广义上说,仍旧是属于科学问题,只不过,对于身在其中的人类,受到种种约束,很可能无法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假想来了一群外星人,它们想要研究人类的组织结构,就会以科学方法来作研究。许多社会学家前去观察一些遗留的原始社会,就是用科学的眼光来打量这个小型人类社会。对于社会中绝大多数的人而言,要打量自身所在的社会,问题无法这么简单纯粹。)

宗教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它也是一种社会组织形态。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人云亦云是天性,所以宗教的流行,总是以人群为区分,天然地划出地域来。

地球上有数百上千的宗教,却只有一种科学。社会组织形态可以出于偶然而千变万化,科学要以客观事实为准绳,除非逃逸出我们的宇宙,否则只能是唯一的。

那么,科学和宗教在一个人身上可以并行不悖吗?当然可以。只不过,这种并行不悖,是一种妥协,并不是说科学和宗教真的相容。

中国专制主义统治下的士大夫阶层,以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进,以道家清静无为顺应自然为退。儒道之间,一个积极,一个消极,精神气质完全不同,中国的士大夫把这两者都吸收进来,化为己用,因时因地,采用什么态度,取决于士大夫身处的位置。科学和宗教并存于一人身上的情形,大约类此。如果有此等观察目标,应有如此发现:什么场合遵守科学原则,什么场合采用宗教原则,在此人身上是泾渭分明的。

所以,科学和宗教的融合,只是人的精神世界同时容纳了两者而已,并不是两者之间发生了混淆。

科学和宗教最厉害的冲突,莫过于科学对于宗教所宣扬的基本事实的否定。宗教对此的策略,要么是跟随,不断地重新修正基本事实,使其跟上科学发现的脚步;或者是关起门来,将科学拒之门外,建设一个封闭王国。

宗教这种精神文明现象,有着深刻的生物学原因,是由人自身的生物性特点决定的。所以并不是说科学否定了许多宗教所宣扬的东西,就能立即否定宗教。宗教的生命力根植在人类的生物性之中。

有人说,中国人什么都信,也就是什么都不信。其实什么都信这件事,已经说明了,这是一种精神需要。即便什么都不信,也会去试一试,或者附和他人。身陷传销组织中,即便一开始对传销有着清醒的认识,长时间洗脑之后,也会成为忠诚的传销一员。被胁迫的肉票,会自觉自愿服从绑匪,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些事例,无非说明的是人的生物学特点决定了,精神上的盲从只要稍加触发,就可以发生。

科学能够解构宗教,却无法在社会层面上消除宗教的影响,并不是科学本身不够犀利,最重要的原因,乃是人本身的选择性接受。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中,只要宗教不采取封闭措施来控制信众人群,随着科学教育的普及,和各种精神产品的不断产生,宗教终究会退缩到可有可无的境地。

小 结

我们的时代,可以被称为科学时代。倡导科学,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倡导科学,知识固然很重要,更重要的,却是理解什么是科学,从而在精神面貌上,塑造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人。

在进行科学教育的过程中,这种稀缺的品质会潜移默化: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恐怕才是科学教育对社会最大的意义。

我的朋友袁岚峰也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专门写了一篇《“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文章如下:

“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这句话很常见,被许多人用来产生一种云山雾罩的感觉(这是它的主要作用),但实际上是错误的。

科学与神学无关

首先,神学是完全错误的,这一点是大多数科学家的共识,没有争议。

物理和数学的关系

然后,来看物理和数学的关系。

物理和数学,它们有个本质性的区别:物理是经验性的真理体系,可以被实验推翻;数学是先验的真理体系,不可能被实验推翻。

数学最明显的本质,就是它是一种先验的真理体系,不是经验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门类,正确性是由实验来判定的,公认多年的“真理”被进一步的实验证伪是经常发生的事,如牛顿力学被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否定。数学却跟实验没有关系,你不可能通过数一数,看1个苹果加1个苹果是不是等于2个苹果,来判断1+1是否等于2。

如果你真的数出1个苹果加1个苹果等于3个苹果,人们的结论只会是你数错了,而不是1+1等于3。如果你说1个原子核加另一个原子核会合并成1个原子核,那并不是1+1等于1,而是这里发生了核反应,不同于数学意义上的加法。这是因为当我们做逻辑推理时,必须有一些在逻辑上位于经验事实之前的、可靠性确定无疑的概念和命题作为基础,数学就属于这样的基础。那为什么教儿童算术的时候,会给他们看1个苹果加1个苹果等于2个苹果、1个桔子加1个桔子等于2个桔子?回答是,那不是证明,只是演示,演示的目的是让儿童头脑中产生数的概念。当他们认识到数的概念后,很快就会理解这个概念是独立于苹果、桔子这些具体事物的,无论谈的是苹果、桔子这样实际存在的事物还是神仙、妖怪这样虚构的事物,1+1等于2都同样成立。用庄子的话,这叫做“得鱼忘筌”。这是心理学、教育学的问题,而不是数学、逻辑学的问题。

哲学和科学的关系

最后,来看哲学和科学的关系。

可以用一张图来表示知识的结构:两个同心圆,内圈内部表示科学,两圈之间表示哲学,外圈之外表示未知领域,这两个圈有些模糊,而且不断向外扩大。不断有些哲学问题上升为科学问题,而随着知识范围的扩大又不断产生新的科学和哲学问题。

哲学和现代科学早就分离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哲学问题可以上升为科学问题,科学问题能不能上升为哲学问题呢?

回答是:不能。

一个问题成为了科学问题,就意味着已经变得比较清楚了,它的答案一般都认为是客观的了,那它就再不会成为比较模糊、答案难以客观评判的哲学问题了。不过由这个问题可能会引发出新的哲学问题。

许多人说的“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一般是把科学已经解释得很清楚的问题,再用所谓哲学的语言复述(很可能还是歪曲)一遍。这是无聊的伪哲学。很不幸,历史上这种伪哲学出现得太多了,以致让人们以为哲学家就是用谁也听不懂的话说着谁都明白的事的耍嘴皮子的。

小学文学常识术语汇总图,文学常识怎样讲的有趣一点,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在这里分享生活乐趣,表达意见主张,找到实用的生活信息,的积分IdKGLD11851,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的生活随笔 »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科学尽头为什么是神学)

我的生活随笔我的生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