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三皇五帝”,按照司马迁《史记》记载,三皇是天皇、地皇、人皇;五帝是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
当然,关于三皇五帝还有其他说法,伏羲、炎帝等等都有,但人们公认的是,三皇五帝时期是华夏文明的源头。
《史记》还有个独特的地方,就是“二十四史”是各朝代撰写的史书,是断代史,但《史记》本身不是断代史,司马迁不是要只写汉朝的历史,而是从远古写起,一直写到他自己的时期,也就是说对于司马迁来说,他写的是整个历史。在这一点上,跟古希腊希罗多德的《历史》类似。
司马迁对于时代的划分也是很有意思的,三皇五帝时期是一个时期,然后是夏商周。这四部分是先秦,秦以后是另一个时期。
其实按照英文的历史(history)和史前(prehistory)的区别来看,主要以有无文字记载来划分的。也就是说,有文字记载的就是历史,没有文字记载的就是史前。
没有文字记载不代表不存在,考古学啊人类学啊等等,都能证明这段历史是存在的,只是没有文字文献记述罢了。
后来呢,又对这个划分进行了细化,加上了一个“原史”,就是指既有文献记载,又有考古学补充的那段时期。
也就是说,原史越往前,文献记载越少,越更多依赖考古学、人类学、神话传说等等,原史越往后呢,文献记载越多。
按照这个观点划分,我国先秦历史,黄帝之前,文献记载几乎没有,都是神话传说,可以视为史前;五帝之后呢,开始有文献记载了,就是史前和原史之间;夏商周,文献记载多了,也有考古支持,就是原史,春秋以后更多的文献记载,就是历史时期了。
史前、原史时期呢,也被称为“上古时期”,或者“神话时代”,就是没有文字记载或者文字记载极少的时期。这样看来司马迁的划分是非常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