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一书,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们称《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金圣叹最早将“草蛇灰线”一词用于对xiǎo shuō 文法的分析。他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写道:“有草蛇灰线法:……骤看之,有如无物,及至细处,其中便有一条线索,拽之通体俱动。”
所谓“草蛇灰线”,是以蛇行草中,可见其行迹,灰线留于纸上,可辨其脉络,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金圣叹在对《水浒传》的评注中多次提及此词。“草蛇灰线”法也是《红楼梦》xiǎo shuō 创作中采用的一个基本的、全局xìng 的艺术手法。脂砚斋对《红楼梦》的批语中也屡次出现此词。
有学者将“草蛇灰线”在《红楼梦》行文中的运用,大体总结为作为结构线索、作为“隐喻”式表达方式、作为“伏笔”和“照应”三个方面。
首先,作为结构线索,“草蛇灰线”指的是某一事物或意象在行文中经常被有意无意地提及,初看似是偶然,直至后文关键处才被点破,从而显现出一条清晰连贯的线索。比如书中出现的“人参”意象,便可作为贾府由盛及衰的一条隐约的结构线索。
第三回,得知初进贾府的林黛玉需要配人参养荣丸时,贾母说:“我这里正配丸yào呢,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第十、十一回,秦可卿生病请医生开yào方时,直接“就用前日mǎi的那一斤好的”,王熙凤更是开解秦可卿“别说一日二钱人参,就是二斤也能够吃得起”。此时贾府拿出上好的人参来没有什么难处,经济状况尚好。
第四十五回,林黛玉跟薛宝钗诉说心事。黛玉说到因自己生病吃yào,用人参ròu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子又要熬什么燕窝粥的话,老太太、太太、凤姐这三个人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必不嫌自己太多事了。黛玉话语中透露出,贾府已经有人因她服用人参而说闲话了。于是黛玉更不好去要求吃贵重的燕窝。
第七十七回,凤姐生病要配调经养荣丸,需用上等人参二两,“王夫人命人取时,翻寻了半日,只向小匣内寻了几枝簪挺粗细的。王夫人看了嫌不好,命再找去,又找了一大包须末出来”。凤姐自己有的也只是“参膏芦须”,而邢夫人处的也早已用完,只好问贾母,贾母倒是还有一大包,然而年代太陈,已成朽糟烂木,没有yàoxìng 了。
曾经煊赫无比的贾府,此时要二两上等的人参已寻不到了。这反映出贾府此时内囊尽空,经济上已经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处境了。
除“人参”外,大家还可以关注其他“草蛇灰线”的意象,如多次出现的“风筝”意象,这在第五回探春判词的簿册中、第二十二回探春所作的元宵节灯谜中皆有出现,到第七十回探春的凤凰风筝跟别人的凤凰风筝、喜字风筝绞缠在一起,这些都隐喻着探春之后远嫁的命运。
另外,你还记得我们在前面第三讲中说到的刘姥姥进贾府时所看到的自鸣钟吗?作为身份地位象征的自鸣钟,此时煊赫而有威势地响着,与之后第七十二回中的被变mài,形成遥遥的呼应,一个小细节里,也正呈现着家族的盛与衰。这也是“草蛇灰线”写法的一个例子。
其次,“草蛇灰线”,还可以体现为书中隐喻式的表达。如《红楼梦》中反复出现的诗谶、戏谶,即以人物所作的诗、灯谜,所点的戏等,来隐喻预伏人物与家族之后的命运。这一点我们在后面会做具体的分析。
最后,“草蛇灰线”也指用前文的某一些人物或情节,对后文的情节和内容进行暗示,从而作为“伏笔”和“照应”。我们随后会以第三十二回为例进行分析。
除了“草蛇灰线”法外,本讲也会讲到红楼中“一笔多用”的写法。一笔多用,一击两鸣,即通过一处情节透露出多方面的信息。貌似闲文、戏笔的细节处的点染,会是另一条叙事脉络上的呼吸相通的重要部分。